近年来,广西休闲农业有了长足发展,产业规模日益壮大、产品类型日益丰富、精品日益增多,但存在着特色不够、精品不足、产业融合程度低、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等问题。要充分利用广西特色农业、生态优势,做好休闲农业这篇文章,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。
利用特色农业,创意“三生”,开发休闲农业精品。利用特色农业产业,围绕生产、生活、生态,从美景美食美寿美富美业上做文章,“农业+创意+旅游”,进行生产、产业、生活、功能、科技、品牌和景观的创意等,开发产业+生态、产业+科技、产业+民族、产业+文化等休闲农业精品,丰富其内涵,使农业成为幸福产业、快乐产业、致富产业。
深挖民俗文化、地理人文,打造地域文化特色产品。习总书记在合浦视察时指出,要让文物说话,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。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挖掘地理人文景观,号准地方文化脉络;依托少数民族村寨文化,培育丰富的休闲农业新业态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,用农业+文化+旅游、农业+景观+旅游等模式,赋予生产创意、生活创意和功能创意等,形成凸显地域文化、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丰富的农业休闲精品和路线。
找准用户,寻求差异,创意服务内容。细分消费人群,去除同质化,寻求差异化,创新休闲服务内容和模式。如针对儿童、青少年,学习与休闲并举,推出农业+科普、亲子乐等;针对老年人,休闲与养老融合,开发农业+养老;针对不同的粉丝群体,推出农业+酒庄、农业+茶庄等,以酒文化、茶文化等为主线,形成不同类型的酒庄、茶庄,酒文化、茶文化博览馆等。
加强三产融合,做足二产文章。休闲农业涵盖三产,一产是根本,二产增利润,三产带人流,所以要加强三产融合。在丰富的名优特农产品上下功夫,从民族、文化、生态、功能、趣味等方面创意,打造特色地标农产品,增加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,推动特色产业升级转型。
提升经营团队创意水平。建立休闲农业智库,充分依托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人才,保障创意休闲农业发展。加强经营者学习培训,输入新理念,突破传统休闲农业打造方法。引导文化名人、娱乐群体、创新团队等参与,多渠道多方式提升整体创意水平。
规范行业基础条件,提高整体管理水平。制订休闲农业管理规范和标准,采取“农业+互联网+旅游”营销新手段,利用网站、电子商务平台、微信、微博等方式进行宣传和营销;利用大数据,采取“休闲农业+互联网”管理方式,提高整体管理水平。